秦有郑国,渠成民丰,蜀有李冰,筑堰成名,元有贾鲁,疏河建功。
凡国之水利大工,皆有人留其名于后世。
此水古有之。贾鲁河源于两支,一支为贾峪河,源于新密市袁庄乡南湾长里沟,因流经春秋时著名的京邑,这个支流古代被称为京水。另一支有三个源头,西源在新密白寨镇圣水峪,中源在二七区侯寨乡三李村的冰泉、暖泉,东源在侯寨乡刘家沟九娘娘庙泉。
贾鲁河曾合京、索、须水奔流。下水环流向北,水色翠然,岸芷汀兰,至双桥阔而向东(今呐金水、索须、熊儿、七里、东风渠等水系),临圃田泽,经中牟,入开封,穿尉氏,过扶沟,入周口,汇颍河,终融淮。
其时,黄河流失故道,民遭其殃,山东、河南尤甚。贾鲁,元都水监。于上请缨治黄,泄吐通道,以解黎庶。于是发告征工,兴役治河。
其间因故屡遭其难。如引黄上段黄陵岗处,水势怪猛,震撼船堤,数月不可堵,流民遍布,贾鲁遂以数百载石船舟填流,筑牢楫坝,并水下定锚固索,方垒堤开渠,导流入淮。
自此,黄河,安澜,泄通水域两岸商贾兴盛,河道舟楫如林,南北漕运往返成景,百姓尽享渔米粮黍之丰。为念贾鲁治河功绩,感其恩德,遂称此河曰贾鲁河,是为铭纪。
纵览郑州十多条河流,贾鲁河乃为“老大”,除枯河注黄之外,余众河流终投贾鲁怀抱。
今,河岸水波荡漾,植被茂盛,郑北民众闲时常至,观水、踏青、赏景、休闲,纵享于人文、自然生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