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萝
【唐•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注释
北青萝:山名,在王屋山中。
崦(yān):见“崦嵫”古时传说太阳落山的地方。
初夜:黄昏。
磬(qìnɡ):一种打击乐器。
世界微尘里:《法华经》“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事,全在微尘中”。
宁:为什么。
译文
西边残阳已经落山了,我到山中茅屋去寻访一位高僧。
只见风吹落叶,不知人在何处;满山都是寒云,我已经翻过了几层山路?
黄昏才见到他在独自敲打钟磬,悠闲地靠着一枝青藤。
我想世界万物都在微尘之中,既然一切皆空,又何必去谈爱和恨呢?
赏析
残阳西入崦。描绘了夕阳西下,渐渐没入崦嵫山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日暮西山的氛围,给全诗定下了略显孤寂、苍凉的基调。诗人在这个时间点出发去拜访僧人,也暗示了他内心可能有着某种追寻或探索。
茅屋访孤僧。写出僧人居处的简陋与朴素,以及僧人的孤独,为后文进一步描写僧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做了铺垫。同时反映出诗人对这位孤僧的好奇与关注,或许诗人认为在这位远离尘世、独自修行的僧人身上,能够找到自己所追寻的答案或精神寄托。
落叶人何在。此时正值秋季,落叶纷纷飘落,给人一种萧瑟、凋零的感觉。“人何在”表现出诗人在山林中寻找僧人的过程中,面对满地落叶、却不见僧人的那种疑惑和迷茫。这不仅是对僧人踪迹的探寻,也暗指诗人在人生道路上对某种精神指引的追寻。
寒云路几层。寒云笼罩着山路,一方面描绘出山林中寒冷、孤寂的环境;另一方面,说明山路崎岖、蜿蜒,诗人在寻找僧人的过程中经历了重重困难,也暗示了他在追求精神解脱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
独敲初夜磬。到了黄昏时分,夜幕刚刚降临,僧人独自敲响了磬。“初夜”与“残阳”相呼应,表明了时间的推移。敲磬是僧人的日常修行活动,“独敲”突出了僧人的孤独与专注,他在这寂静的山林中,不受外界干扰,专心地进行着自己的修行。
闲倚一枝藤。僧人做完佛事之后,悠闲地倚靠在一枝藤上。“闲”体现出僧人的从容、自在,即使生活清苦、居住简陋,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宁静与平和。这与诗人所处的尘世喧嚣、烦恼缠身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诗人对僧人的生活态度产生了向往。
世界微尘里。这句话出自佛教经典《法华经》,意思是大千世界都在微尘之中,万物皆渺小、虚幻。诗人在经历了访僧的过程后,对佛教的这一禅理有了深刻的领悟,认识到世间的一切纷争、烦恼在广阔的宇宙中都显得微不足道。
吾宁爱与憎。诗人在领悟佛理之后的自我反思。既然世界如此渺小,人生如此短暂,那么自己又何必执着于爱与恨呢?这里体现了诗人希望摆脱尘世的爱恨纠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的愿望。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困惑。他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仕途不顺,生活困苦,渴望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通过寻访孤僧,诗人领悟到了佛教禅理,希望能够摆脱尘世的烦恼,获得内心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