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杰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古楚国的招魂神话,索拿灵魂的神秘巨人!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8-06 15:46:40    

01

在北欧神话中,有一个半男半女样貌恐怖的畸形巨人,叫做死神赫尔(Hel),也被称为死神海拉。神话中巨人海拉所统治的地方,被称为赫尔海姆(Helheim),是一个距离人间极其遥远的亡灵之国,也就是北欧神话的冥国。

赫尔莫德

神话中说即使是速行之神赫尔莫德,骑着奥丁的八足天马史莱普尼尔,也要在极北的寒冷黑暗之地中走上九天九夜才能够到达。


海拉在赫尔海姆的宫殿叫做埃琉[liú]德尼尔,是悲惨的意思。这座宫殿有许多的房间,专门用来收容从人间来的灵魂。她不但接收一切带有罪恶的怨灵,也收容那些没有罪恶的普通鬼*魂,老死和病死的鬼*魂最终也都会去到埃琉德尼尔。


某种意义上讲,海拉就是北欧神话中的一位专门索拿灵魂的巨人。

无独有偶的是,在我们的上古神话中,也曾经出现过索人灵魂的巨人神话,不过它只在古楚国的神话中昙花一现,所以并不被大多数人所了解。

那么这位索魂的巨人究竟有着什么来历,由此又引出了哪些神话传说呢?咱们今天的文章,还要从一件汉朝古墓中出土的文物说起。


“招魂”

02


马王堆汉墓

1972年,在长沙市的东部地区,发掘了三座西汉时期的墓葬,墓主人分别是:汉初长沙国丞相利苍和他的夫人,以及他们的一个儿子。

利苍印

一号墓和三号墓分别出土了一幅T形帛画,其中尤其以一号墓也就是利苍夫人墓中的帛画最为引人关注,被称为马王堆一号帛画。

马王堆一号帛画

帛画中展现的神话内容非常丰富,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月中蟾蜍玉兔、扶桑和十日神话之外,还包含有不少独特的神话元素。关于这幅帛画大脸怪曾经专门发布过一期文章进行介绍,有兴趣了解的朋友们可以移步到主页观看。


这幅帛画在墓中的遗策中被称为“非衣”,可能是因为它的外形“似衣非衣”而得名。所谓“非衣”,其实是当时丧葬出殡时领举的一种旌幡,所表达的是要将逝者 “引魂升天”或是“招魂安息”的涵义,因而也被称为“招魂幡”。

马王堆3号帛画

据《礼记》记载,当时的逝者出殡时,由被称为“复者”的人高举着招魂幡、走在灵柩前。汉朝时人们认为,人死以后附在人身的魂魄会与尸体离散,如果没有“招魂幡”的指引,亡魂将无法找到归宿,就享受不到后人的祭祀,这样不仅是对先人的不敬,甚至可能变成为“不归”的“厉鬼”惊扰世人。

招魂

“招魂”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战国时期的楚国,就流行为逝者招魂的习俗。秦统一六国之后,又被秦皮楚心的楚国人刘邦推翻,并建立了西汉王朝,故而古楚国的这种习俗得以在汉朝流传。

刘邦

迄今为止,长沙地区的战国楚墓中先后出土了两幅帛画。一幅是1973年在长沙子弹库1号墓出土的“战国人物御龙帛画”,另一幅是1949年,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

战国人物御龙帛画


人物龙凤帛画

这两幅战国时期楚国的帛画,一般性认为就是古楚国葬俗中的“招魂幡”,在出殡时引为前导,入葬时放在棺椁之上。

古楚地流行魂魄二元论,认为人死之后“魂气归天为神,形魄入地为鬼”,并且“敬鬼神而娱之”,神巫通过祭祀或歌舞沟通人与鬼神,“招魂幡”就成为巫师导引灵魂升天的工具载体。

既然要“招魂”,则说明在古人的认知中魂是会自行游走的,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不招的话,魂又将去到哪里呢?


巨人索魂

《楚辞-招魂》

03

在《楚辞》中辑录了一首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的作品《招魂》,这首《招魂》就是根据当时民间的招魂习俗创作而成的。在作品的前半部分,作者通过写实与神话相结合的方式,描绘了规劝逝者灵魂归来的场景,原文大概是这样说的:


天帝告诉巫阳说:“有人在下界,他的魂魄已经离散,我想要帮助他,所以命令你起卦将灵魂还给他。”

巫阳回答说:“起卦要靠掌梦之官,天帝啊,你的命令属实难以遵从。如果一定要起卦给他招魂,就怕时间来不及了,如果他的身躯已坏即使给他灵魂也不再有用。”

巫阳虽然为难,但仍旧起卦招魂说:“魂啊,归来吧!何必离开你的躯体,往四方游走?舍弃你安乐的居所,将会遇上的凶险实在难以预料!”

随后辞赋中就提到了游走到各个方向会遇到的凶险,其中就说到:


雕题国人

南方的雕题国和黑齿国人,用人*肉来祭祀,还把他们的骨头磨成浆滓[zǐ]。那里的毒蛇长着九个脑袋,为求补它的心会把人们吞食。

西方流沙千里,那里的红蚂蚁大得像巨象,黑色的蜂大得像葫芦。

北方千里飞雪,那里层层冰封高如山峰。


《招魂》中提到的雕题国、黑齿国、西方的流沙、北方的极寒,在山海经中都能找到相应的记载,可见古楚人招魂神话中的描述并非完全无中生有。然而更为神异的是,当辞赋中提到东方的凶险时,原文是这样说的: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

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这段话的意思是:灵魂啊,归来吧!东方不可以寄居停顿。那里有身高一千五百多米的巨人,专门索拿人的游魂。而且那里有十个太阳轮番照射大地,金属石头都会熔化变形。


大羿射日

和大羿射日有关的十日神话,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上古神话之一了,而背负十日的金乌鸟所栖息的神树扶桑,也的的确确是在遥远东方的大海之中。不过令人疑惑的是,东方的这个高达“千仞”的索魂巨人,古籍中却鲜有记载。


但是在《山海经·大荒东经》中却有记载说:“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有一大人踆qūn其上,张其两耳。”

所谓大人,就是巨人的意思。在遥远的东海之外的波谷山上,有一个巨人国,巨人们常常会聚集在波谷山顶一个叫“大人堂”的地方。而在大人堂的附近,有一个伸长耳朵的巨人,常年在那里巡逻守护。

此外《山海经·海外东经》中也说:“大人国,在其北,为人大……”

海外东经中的这个巨人国,原文说在嗟丘的北面,嗟丘据考证就是现在山东连云港灌云的大伊山东南角,山麓台地的青风岭。

大伊山

而我们前面提到的大荒东经中巨人国所在的波谷山,在大言山的附近,而这个大言山据考证就是现在的大伊山。所以说,山海经中记载的这两个巨人国,有很大可能说的就是同一个地方。

龙伯国


到了更晚的《列子-汤问》中,也提到过东海里有一个巨人龙伯国,钓走了背负神山的巨鳌。诸多的古籍中关于巨人的记载都指向了东方,可见《招魂》中东方的索魂巨人,也未必就是毫无根据的臆造。

章丘焦家遗址

山东的考古学家,在章丘焦家遗址墓葬挖掘的时候,在墓穴中发现了不少5000年前的人类遗骨,这些遗骨的长度普遍达到了1.8m到1.9m。

章丘焦家遗址

除此之外还发现了少量遗骸,经过专家测量之后,这些人生前的身高都在2米左右,其中有一具遗骸的身高甚至高达2米62。

章丘焦家遗址

在大约距今4000年—7000年时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华夏大地上的先民们,男性平均身高大约是165厘米,女性平均身高为154厘米。大家脑补一下,如果黄河下游山东沿海地区身高两米以上的先民,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是不是的确有一种遇到巨人的即视感。

大伊山东夷石刻

山东沿海的大伊山一带,是古老东夷部族的核心聚居区域,而东夷又是古老萨满的起源地。萨满源起于原始的渔猎时代,它的理论根基是万物有灵论,所以灵魂论是东夷萨满的核心内容之一。

萨满

在彼时的先民看来,萨满所具有的特殊能力,是从其他被"摄魂"的萨满那里转移过来的。关于萨满神话,以后会安排文章和大家掰扯,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聚居在东方的先民,拥有高大的身材,又有萨满“摄魂”的文化,这就和《招魂》里“惟魂是索”的巨人,似乎有那么点接近了。至于说巨人的身形高达“千仞”,可能不过是身材高大的萨满神巫,被神话之后的一种夸张的表达罢了。

汉代砖刻


在汉代出现了非常多的伏羲女娲半人半蛇的砖刻,它们大都大同小异,不过其中有一小部分则比较特别,在女娲和伏羲的中间,出现了一个身形明显大出很多的巨人,它会不会就是《招魂》中索魂的巨人呢?

汉代砖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