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华山景区“三棵树”因高度还原元代画家赵孟頫的国宝级名画《鹊华秋色图》意境而迅速走红,近期”三棵树”中间位置的梧桐树已倒伏,且该树木在2002年之前已枯死,华山景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清理倒伏树木。
除了因《鹊华秋色图》而走红的“三棵树”打卡地,华山景区内还有哪些隐藏在文人墨客妙笔下的宝藏之地。近日,新黄河记者走进华山景区,邂逅文人墨客笔下的华山秋色盛景。
华山初秋,隐藏在文人墨客的妙笔下
8月底的华山景区,荷田刚经过一轮雨水的洗礼,尤显碧绿,山与湖的景色美不胜收。从西门沿着环山路悠然行驶在观光小道上,惬意之感油然而生,仿佛奔赴一场与远方的约会。
沿着环湖路进入华山湖的西侧,映入眼帘的宽阔湖面便是华山湖,“华山倒影在湖水中央仿佛花骨朵一样,花萼附在水中,所以叫华不注,华不注的名字便由此而来。”景区工作人员介绍道。
华山,古称“华不注”,是济南的标志性景观之一。站在山脚下向上眺望,通往上山的台阶险峻,周围绿树成荫。李白、赵孟頫等文人墨客也曾在此留下足迹,李白的“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便是对华山美景的赞美。
沿路走到鹊华广场,牌坊上“鹊华秋色”四个大字苍劲有力,这里是景区的标志性景观,穿过牌坊,便是登山的主路。
华山景区声名远扬,不仅得益于元代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还与济南自古以来的“齐烟九点”“鹊华烟雨”之说紧密相连。相传,唐代诗人李贺曾登上千佛山,向北眺望,远处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或绿秀峻拔,或碧如屏风,或巍然盘陀,或岚烟缭绕,山势各异、各具情态。
图源:济南华不注景区
李贺被这壮丽的景色所打动,挥毫写下了“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的千古名句。正是这“九点烟”,让济南的山峦从此有了诗意的名字“齐烟九点”,齐烟九点之首便是“华山”。
挑战石阶路线上山,攀登至山顶便可俯瞰华山湖、卧牛山、黄河大桥等美景,欣赏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笔下《鹊华秋色》同款风光。站在烟雨桥向远处眺望,北侧还可以看见“齐烟九点”之一的卧牛山。
“景区内还有一座因济南名景‘鹊华烟雨’而命名的烟雨桥,整桥有21孔,长208米宽14米,是景区最长、孔数最多的一座桥。”工作人员介绍道。
城市“绿肺”,市民休闲放松的绝佳之选
探访华山,华阳宫是必经之地。在华山南侧山脚下,华阳宫隐于青山翠谷之间,走在青石铺就的道路上,古色古香的建筑样式扑面而来。每一座庙宇依轴布局,左右对称,围墙环绕下,每一砖一瓦都透露出岁月的痕迹,尽显着古建筑群布局特色。
这里古木参天,壁画精美,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声音。“华阳宫是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每一块砖瓦都承载着千年故事。”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华阳宫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且在2007年已被列为省文保单位。
文化之外,华山亦是济南重要的生态屏障。济南华山景区占地约6.25平方公里,华山湖水系面积达约2.24平方公里,水质清澈达三类标准,湖岸线蜿蜒。
“景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沙滩、绿道、花境、草坪等设施完备,市民可以在这里漫步、爬山、观赏,景区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娱乐的首选地。”工作人员介绍称,阴雨天时,云雾缭绕的华山与湖水相映,宛如水墨画卷,会吸引更多的游客与摄影爱好者驻足。
“景区有20余处休闲广场、鸽子舍互动、欧式大草坪等近20处花境。”感受自然魅力之余,华山景区还打造了湖畔小筑、欢乐沙滩等休闲娱乐处。
晨光初照时,有人悠然漫步、有人沿着跑道汗水挥洒;休闲时刻的露营区,喧嚣被大家抛在身后,望向远处湛蓝的天空,满是惬意与悠然;待到日暮西沉,欧式大草坪、欢乐沙滩成为孩童的欢乐天地。整个华山景区,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成为人们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绝佳去处。
秋意初露,不妨走进华山,登烟雨桥、访华阳宫、漫步华山湖,在千年文脉与自然生态中,感受济南“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魅力。
记者:韩明霞 编辑:吕冰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