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好书、听讲座、买文创、看展览……“五一”假期,2025北京书市在朝阳公园主展场火热进行,男女老少共同赴约,尽享书香假期的无穷乐趣。
书市现场,最专注、最投入的是淘旧书的读者。自从北京书市4月22日在朝阳公园主展场启幕以来,曾先生已来过好几回,在中国书店展位,他淘得《毛泽东早期文稿》《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等好几本书。“我前几天原本看好了《神农本草经》《实用中医肾病学》,这两本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当时犹豫了没买,今天再来已经被人买走了。”不过曾先生说,书传到别人手里才是“活”,能让别人受益,心里也一样高兴。
“听我爸说过小人书”“我小时候也看小人书”,在中国书店展位,各年龄段的读者纷纷将好奇的目光投向了连环画。现场,有爸爸在跟女儿分享自己的阅读喜好,有父母正在叮嘱儿子“慢慢翻,这些书很脆弱”,更有小朋友被神奇的小人书彻底征服,一个小女孩选中了《呼家将》《君主的咒语》《拳打镇关西》,再也不撒手,“看了封图就喜欢,跟电视上打仗的场面有点像。”小女孩说。
不仅老书有人缘,最新出版的图书也赢得了许多读者。来自湖北宜昌的思哲来京探望女儿,第一次来到北京书市,立刻被震撼,“书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无论什么年龄都要坚持阅读,但网上买书有个问题,缺乏现场的温度。”思哲从事行政管理,他对科技前沿格外关注,刚刚在书市参加完寒松新书《秒懂DeepSeek》分享会,就立马购买了这本新书。不仅如此,他更意外发现了《经济通史》 《人生的逻辑》,“如果不是亲手翻看,就不会和这两本书有缘分。”
“这是无界文库本,这些口袋书倡导让经典回归生活,希望大家在任何的场景里阅读经典名著。”中信出版集团新媒体负责人孙雨薇如数家珍地说,这套书刚刚上市,共有20本,其纸张采用手感丝滑的扶摇纸,由著名设计师陆智昌操刀设计。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套书被不少年轻读者包围、翻看,《罗生门》《瓦尔登湖》《我是猫》《局外人》等在轻巧的外表下,藏着厚重的文化和深刻的洞见,让大家爱不释手。
在朝阳公园主展场,一本本好书更以讲座、新书分享会的形式与读者见面,“五一”期间共有50场活动陆续推出。春风在书店邀请做AI课题研究的袁朔博士来到了现场,分享近期热销的一本书《浪潮将至》,并特别介绍了AI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发展。“袁朔热爱阅读,目前还在带领团队研究AI技术在出版业的应用,他希望不久之后能给出版业和实体书店提供一套有效的AI解决方案。”春风在书店主理人马丽洁说。
而在“我们的父亲汪曾祺”活动现场,汪曾祺子女汪朗、汪朝与读者见面,他们一起聊亲人和朋友眼中的好老头儿汪曾祺,聊他们参与主编的《汪曾祺别集》,不时引来现场读者的笑声、掌声。现场互动热烈,一位父亲向嘉宾请教,女儿刚刚一岁,今后如何陪伴孩子。汪曾祺之子汪朗说,陪伴孩子要付出耐心,他和女儿汪卉都是暴脾气,汪卉小时候有一天晚上一个劲儿哭闹,他特别烦,最后忍不住扔了一个枕头过去,这也成了他一生的短板。汪卉也来到现场,她说自己的重要时刻都有父亲陪伴,并获得建议和支持,她还特别提到自己的家和亲戚家都有成千上万的藏书,正是这些书陪伴了她,让她不再孤单。
北京书市首次延续至“五一”期间,家庭“组团”前来的特别多,温馨场面比比皆是。有的父母刚刚带着孩子结束公园露营,就直奔书市现场,在十月时光书店,一个小男孩正在翻看《行走在书中的猫》,立刻要求买下,妈妈有些犹豫,爸爸果断决定“买!”还有祖孙三代同来的,爷爷成功淘到心仪好书,一家人喜笑颜开、步履欢快。也有朋友相约逛书市,三两好友用心品味“文韵旧藏——旧书里的文学经典”专题展览,“这是琼瑶的《窗外》,这是《红岩》,这些书我小时候都看过!”看着众多文学经典珍贵版本上墙展出,满满的回忆让他们找到了共同话题。
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发行集团承办的2025北京书市历时14天,将持续至5月5日结束。本次书市首次增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分展场,并同步在石景山区和丰台区开设图书市集。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路艳霞,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