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杰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民间传说故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1 11:29:00    

#山东#​#临沂#​#费县#​ #山东费县#​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一、神话传说类

1. 朱龙王传说

朱龙王是山东“秃尾巴老李”传说的分支,故事核心围绕费县西蒋村朱福的龙神身份展开。

起源:朱福自幼展现异象,能化龙劳作。因小姨子激将,他现出龙形吓死妻子,从此无法恢复人形,化名朱龙王逃至托龙山,其行迹形成朱龙河72道湾(因小姨子呼喊72次,朱龙王回头72次)。

东北治水:朱龙王被玉帝惩罚后赴东北,在山东移民帮助下击败白龙,镇守黑龙江。至今黑龙江行船前必问“有无山东人”,以保平安。

庇佑家乡:每年六月初六(朱龙王生日),费县民众至龙王堂求雨,形成盛大庙会。其母与妻子亦被奉为神祇,香火延续至今。


2. 温凉河的双重起源

温凉河因水温差异闻名,传说版本多样:

大禹与女娇版:大禹妻女娇寻夫途中,茶水罐洒出形成温泉,与凉水交汇成温凉河。故事融合大禹治水、女娇化石生启(夏朝开创者)的情节。

舜妃倒泉版:舜妃娥皇、女英治水时倒出温水成泉,与凉水汇流形成温凉河。

龙王三公主版:东海龙王三公主与柳毅相恋,龙王吹气融冰,河水一半温一半凉。


3. 扁担开花鱼打鼓

陈家祖林奇观:明万历年间,陈氏始祖陈晋选风水宝地,预言下葬时将现“狼跑林、鱼打鼓、扁担开花”异象。实际场景中,猎人追狼、鱼鹰落鱼于鼓、运盐车队与扛花扁担夫妇巧合应验,象征陈家后代昌盛。

跨地域版本:青岛、枣庄等地亦有类似传说,但费县版本以陈家祖林为核心,强调地域特色。


二、历史人物传说类

1. 张阁老与王御史

张四知出生:明朝衙役张氏因拒刘家女子献身,德行感动天地,晚年得子张四知。张四知发奋读书,官至阁老,其母丧礼上因王御史未跪拜而立志,后王御史以“阁老之母”身份行礼,激励故事流传。

龙门地名:张四知出生前温凉河现“鲤鱼跃龙门”奇观,费县县城“龙门”由此得名。


2. 望夫石传说

秦始皇征夫修长城,巨龙山下刘根被抓,其妻苦等多年后化为巨石,立于山顶西望,成为“望夫石”。故事反映古代徭役之苦与忠贞爱情。


3. 兴圣寺的传奇

寺庙搬迁:原玉皇庙主持作恶被耙刑处死,寺庙迁至诸满村。明末清初朱家因挖银致富捐建兴圣寺,民间戏称“朱(猪)吃康(糠)”。

双忠祠:寺内供奉唐代忠烈颜真卿、颜杲卿,体现费县对忠义文化的尊崇。


三、自然景观传说类

1. 朱龙河72道湾

朱龙王逃往东北时,小姨子呼喊致其72次回头,河流随之蜿蜒,形成72道湾,地名“南尹”“北尹”源于此。


2. 龙门奇观

温凉河“水崖”处金色鲤鱼跃龙门,预示张四知诞生,后成费县地标。


3. 龙王堂山与庙会

朱龙王受罚处“烂泥汪”演变为龙王堂,六月初六庙会延续千年,求雨仪式中“掏龙眼”等习俗保留至今。


四、其他特色传说

1. 梁王赋诗温凉河

春秋梁王游历温凉河,赋诗赞其“一河温凉兮,天下独绝”,将龙女饮羊传说融入诗中。


2. 糊涂岭与乾隆

传说乾隆南巡途经费县糊涂岭,饮用当地“糊涂粥”得名,虽无正史记载,但民间口述生动。


费县民间传说兼具神话色彩与历史底蕴,既反映自然地理特征(如温凉河、朱龙河),也承载伦理教化(如张阁老德行、望夫石忠贞)。

这些故事通过代际口述与文献记载融合,成为沂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小编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