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杰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合盛硅业:直面行业周期低谷 产品高端化及反内卷抬升下半年业绩弹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8 15:46:0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8月28日,全球硅化工一体化龙头合盛硅业(603260)公告2025半年度报告。2025上半年,由于工业硅、有机硅、多晶硅行业供需结构分化、市场价格在成本支撑和需求疲软间震荡影响,冲击公司业绩表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75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3.97亿元,均较上年同期呈下降表现。

面对行业周期低谷,合盛硅业一方面做好现金管理,确保运营安全,2025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35.24亿元,同比增长1987.93%;有息负债率31.64%,较2024年末降低4.2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在“煤电硅”一体化优势、绿色生产和智能制造深挖成本护城河的基础上加强硅基新材料研发,发力有机硅、碳化硅新材料,抓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25下半年以来,工业硅、多晶硅、有机硅行业核心受“反内卷”政策强化、海外产能退出及需求结构性增长影响,主要产品价格呈现上行态势。在“反内卷”成为行业主线的推动下,聚焦治理低价竞争、淘汰落后产能,合盛硅业作为工业硅、有机硅双龙头将显著受益。

主要产品价格反弹,供需边际改善

综合百川孚盈、安泰科等数据,受政策提振、大厂减产及需求预期增长,工业硅价格自2025年6月起触底回升。截至7月10日,现货均价达8881元/吨,较6月11日上涨245元/吨;期货主连结算价升至8375元/吨,涨幅1300元/吨。截至8月底,工业硅广期所结算价格维持在9000元/吨附近,新疆现货价格(553牌号)报9350元/吨。

下半年以来,有机硅市场表现亦呈现明显的触底反弹、加速上行后稳重调整的过程。截至8月下旬,价格维持12,000-12,500元/吨区间,推动企业盈利修复。申万宏源在8月15日的研报中指出,站在当前时点,供给端我国有机硅DMC产能达峰,海外产能存退出预期;需求端地产边际影响放缓,光伏及新能源汽车需求仍强劲,带动国内表观消费量或维持双位数增长;出口端短期受外部环境冲击,长期看我国凭借成本优势,有望持续抢占海外份额。综上,供需格局逐步向好,行业有望迎来底部反转。

多晶硅方面,多晶硅价格经历显著反弹后高位持稳,呈现阶段性上涨态势。核心驱动包括反内卷政策催化、供给自律减产和产能整合预期。当前,N型复投料均价4.79万元/吨,P型约3.7-4.0万元/吨,但高库存和终端需求疲软仍对价格上限形成压制,后市有赖于供需再平衡需政策严格执行。

总体而言,硅化工行业作为周期波动的典型演绎,近20年来经历多轮周期,尽管当前处于周期低谷,但行业龙头毫无疑问具有穿越周期的定力和能力。展望未来,需求端除了传统领域外,硅基新材料在新应用领域渗透率持续提高,长期需求并无担忧。从供给侧看,在行业经历大规模产能投建后,绿色发展及“双碳”推动落后产能陆续推出,叠加海外装置陆续退出,全球份额持续向国内集中,未来2年行业暂无新增产能,供需格局在“反内卷”下将持续优化,硅化工产业景气回升已至拐点。

强化高附加值产品布局 突破关键原材料需求

合盛硅业作为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也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能同时生产工业硅、有机硅和多晶硅,从而形成协同效应的企业之一,近年来一方面依托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优势,通过精细化管理深挖产能潜力、优化生产效能,保持双龙头地位;一方面持续注重研发投入,强化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矩阵布局,突破关键材料和装备的技术壁垒,实现产品工艺的升级和提升,在复杂多变的行业局势中,不断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体化构建成本壁垒,绿色智能制造助力可持续发展。在工业硅领域,公司依托自身储备的优质石英砂矿产,不断提升自产自用比例,通过煤电硅一体化布局及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布局,有效降低电力成本及能耗水平,工业硅单吨直接冶炼电耗降至万度以下。有机硅聚焦产品工艺的绿色化升级与全流程优化,通过采用高效反应器、高精度精馏塔及节能设备,显著降低生产能耗;同时依托自主研发的设备管理系统及AI算法,有效减少停机时间并提升装置负荷率。

强化新材料研发,瞄定市场新需求。近年来,有机硅新材料以优异的性能(耐高低温、电气绝缘、生理惰性等),正加速拓展应用边界。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密封、电控系统防护及轻量化部件,单车用量提升至18~20kg,较传统汽车提升5~6倍。新能源领域中,光伏组件封装、边框粘结,储能用液体胶、风电电机密封、核电防辐射涂层中均广泛使用有机硅材料。硅基树脂在电子电路散热中用于替代传统环氧树脂,需求随5G通信、算力建设增长。医疗健康方面,硅基树脂凭借生物相容性代替PVC和乳胶,用于人造器官、牙科印膜、手术器械涂层等。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带动机器人皮肤和关节密封胶需求。

2025上半年,合盛硅业有机硅板块加速拓展新的应用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产业化的全新中下游产品包括氨基硅油和有机硅乳液,产品品质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能够满足纺织、化妆品行业的应用需求。同时,公司其他在研项目包括但不限于0度人体硅胶、医疗用途混炼胶及液体硅橡胶、电子级有机硅凝胶等系列产品。这些都为公司未来在硅基新材料赛道上进一步巩固龙头地位构建强大的技术护城河。

此外,针对第三代半导体SiC技术领域,目前公司已完整掌握了碳化硅材料的原料合成、晶体生长、衬底加工以及晶片外延等全产业链核心工艺技术,6英寸碳化硅衬底已全面量产,晶体良率达95%以上,外延良率稳定在98%以上,处于行业领先位置,8英寸碳化硅衬底已开始小批量生产,12英寸碳化硅衬底研发顺利。在碳化硅粉料领域,公司成功开发出可满足半导体、热喷涂、高温结构件等多领域对高纯度、定制化粉体需求的超高纯碳化硅陶瓷粉料及可满足碳化硅宝石晶体和光波导片晶体生长要求的高纯半绝缘碳化硅粉料,满足下游半导体、AR/VR光学器件、光电子、航空航天、珠宝首饰、高端制造等多领域的需求。

公司表示,后续公司将重点关注“反内卷”推进情况、落后产能出清及新兴产业发展机会;在供需格局逐步优化的背景下,公司业绩伴随景气提升实现修复。长期来看,公司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能,聚焦能源、数字化和绿色转型三大主攻方向,构建起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多维竞争优势。通过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这一关键增长极,在新能源技术突破、智能制造升级和碳中和路径探索等领域挖掘潜力,助力打造具有智能基因、绿色动能、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