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杰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五溪时评|方寸庭院拓出养老“新天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2 02:33:00    

日前,怀化市民政局印发《关于养老机构发展“庭院经济”、深化“开门办院”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养老机构“庭院经济”发展模式,通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开展种植养殖活动,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成色。秉持“安全自愿、有益健康”的原则,对入住老年人参与“庭院经济”劳动,进行严格的劳动能力和风险评估。

不到半个月时间,已有近50家养老院积极响应,探索“庭院经济”发展路径,将种养活动与老年人康复锻炼、休闲娱乐有机融合,让老年人走出房门、活动筋骨,避免整日闲坐发呆带来的精神空虚,在身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劳逸结合,通过动手实践保持身体活力,促进身心健康。

如今,发生在菜园、猪圈、鸡舍的“打卡式养老”,正成为怀化各个养老院的热聊话题。

能吃到自己种的蔬菜,老人们很开心。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

不难发现,不少养老院特别是乡镇养老院的生活被简化为“起床、吃饭、睡觉”的单调循环。

老人们困于一粥一饭的方寸之间,身体在闲置中日渐衰弱,精神在封闭中逐渐萎靡,幸福感逐渐缺失。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大多数老人与土地的情感联结被传统养老模式生生割裂。

特别是对一辈子耕作的农民而言,脱离土地意味着精神根基的动摇。

“起床、吃饭、睡觉”这种生存式的被动养老模式,让老年人陷入了“安”尚可、“乐”不足的僵局,甚至是“社会性死亡”的尴尬境地。

养鸡也是“享老”

在中国老龄化浪潮以超预期速度袭来的今天,传统养老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突破3亿,占总人口比例高达22%,正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如何破解传统模式的养老困境?这是一道所有人都要面对和同题共答的时代命题。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笔者认为,怀化市在全省率先提出“庭院经济”养老模式,可谓是一次“养老革命”的微探索。

几方菜畦、几处圈舍构成的“庭院经济”,正以四两拨千斤之势,重塑着养老的价值链与生命体验。

这方寸之地承载的,正是“老有所为”的丰富内涵。

老人们心心念念的菜园

从“闲置荒地”到“活力农场”,从“被照料者”到“生产者”,从“等待关怀”到“创造价值”,从“消磨时光”到“培植希望”。

当一粒种子在养老院的土壤里生根发芽,生长的不仅是瓜果蔬菜,更是老年人被岁月稀释的生命意义。

“庭院经济”的目标,不是让老人继续劳作,而是丰盈生命。

当前,“庭院经济”养老模式还处在初期阶段,特别要注意的是,高龄老人在劳动中发生的跌倒、受伤等安全隐患。

笔者建议要全面做好安全风险管控,逐步建立健全动态健康监测和意外保险托底机制,警惕劳动异化为“低成本用工”,配套明确劳动时长规范与权益保障,真正让养老院里的老年朋友们安享晚年、乐享晚年、共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