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杰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08:58:00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

本次人形机器人半马共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宁夏等地的20家机器人团队参赛。全球首场人机共跑马拉松,有何看点?“人机共跑”,如何跑?赛事规则有何不同?赛道设计又有哪些玄机?

人形机器人半马赛制是什么?

在起跑站位时,参赛机器人将按“Z”形排成2列,同一列机器人前后垂直间距为3米。依次发枪起跑,每个参赛机器人出发时间间隔1分钟,原则不超过2分钟。

参赛机器人须在专用赛道内进行比赛,机器人间距应控制在1米以上,且不得妨碍其他参赛机器人的正常行进。

赛道左侧道路为赛事保障道路,含领跑员在内每支赛队最多可安排3名参赛选手同时进入赛道。赛道内还将设置若干补给站,赛队可在补给站内更换电池、机器人和进入赛道的比赛选手。

此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设裁判长、主裁判、随行裁判。比赛过程中将由裁判长为每个参赛队伍指派一名随行裁判,佩戴具备录音、录像功能的记录仪,全程跟随参赛队伍。

赛队更换机器人或更换电池需要向随行裁判示意,并经随行裁判同意后进行换电、更换机器人的操作。机器人通过起点线时开始计时,通过终点线时停表,机器人成绩为比赛计时与罚时总和。

最终,将依据赛队名次高低,评定冠军、亚军、季军,并安排完赛奖、最佳耐力奖、最佳人气奖、最佳步态奖、最佳形态创新奖等专项奖。

全程超21公里

此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赛道起点,设在南海子公园一期南门,终点为通明湖信息城,全长超21公里。机器人将途经南海子公园、泡桐大道、文博大桥、通明湖公园等北京经开区的标志性点位。

比赛的地形环境丰富多样,包含平地与坡道,最大坡度≤9°。赛道虽整体平顺,但对机器人而言,每一处起伏都是对其稳定性和动力系统的考验。

线路中,共设有6个左转道与8个右转道,转弯角度≥90°,这要求机器人具备精准的路径规划和灵活的转向能力。值得一提的是,终点前还设置了1.5公里的直道,在经过漫长赛程后,这段直道将成为机器人全力冲刺的舞台。

“人机共跑”怎么跑?

记者:首先还是要送上鼓励和祝福,不管人类选手还是机器人选手,都祝他们取得好成绩。我想对于参加这次马拉松的20多个机器人参赛队来说,能够来到这里参赛就已经是英雄了,对于它们来讲,一切东西都是新的。

具体到这次比赛看点,我觉得可以参照主办方给出的奖项设置,跑得快的有奖,跑得漂亮的有奖,换电池少的有奖,甚至完赛也有奖,这本身就是在提示我们可以用更多元的视角去看这次比赛。反过来看,如果4月19日比赛当中有机器人摔倒了,又或者有机器人因为各种状况没有能够完赛,那也很正常,我们应该以平常心去看待它。我觉得,少一些对成绩的强调,多一点对人机互动的想象,可能会更加有助于我们尽情地享受比赛。

来源:央广网、央视新闻

编辑:吕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