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杰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期颐之年是多少岁(古代年龄称谓)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7 09:35:10    

初度 —刚出生之时

襁褓— 不满周岁

孩提—2~3岁

始龀一7、8岁

垂髫一 四 八九岁

指数之年— 9岁

黄口一 10岁以下

幼学、外傅一 10岁

总角— 8.9岁至13.14岁


女孩:

生女孩:弄瓦之喜

金钗之年:12岁

豆蔻年华:13岁

及笄之年:15岁

破瓜、碧玉年华:16岁

桃李之年:20岁

花信年华:24岁

半老徐娘:30岁

于归之喜:女子出嫁


男孩:

生男孩:弄璋之喜

束发:15岁

舞勺之年:13-15岁

舞象之年:15-20岁

弱冠之年20岁

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知命之年:50岁

花甲(耳顺之年)60岁

古稀之年:70岁



耄耋:80~90岁

鲐背(冻梨):90岁

期颐之年:100岁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米寿:八十八岁

白寿:99岁

茶寿:108岁

双稀、双庆:140岁



1. 皇帝称谓的由来

赢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的功业亘古未有,若不改变“王”的称号,无法体现其成功传后世。于是让李斯等人研究如何改变称号。李斯等人提议改“王”为“泰皇”,但赢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最终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以显示自己的尊贵。他也成为了“秦始皇帝”,通称“秦始皇”。

2. 皇帝为何自称“朕”

在秦始皇以前,“朕”并非国君专有,谁都可以用。而自秦始皇开始,只有皇帝才可以用“朕”。在此之前,国君专有的是“孤”和“寡人”,意为寡德之人,是一种谦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