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杰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阳气决定寿命,阳气足则免疫力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06:37:00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_大医精诚】

阳气是生命之本,阳气越充足人越强壮,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春夏之交,正是阳气“青黄不接”的时候,此时也正是养阳的黄金期。

春夏之时,人体应顺应自然界的阳气升发之势来养阳,使人体的阳气得以充盛,充足的阳气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改善脏腑功能,提高人体的整体机能和健康水平还可以延缓人体的衰老进程。

哪些行为伤阳气?

1、经常熬夜

春夏两季,日照时间渐长,人体应早睡早起以顺应天时。熬夜既伤阴又伤阳,阴虚则阳无以生,会扰乱人体的阴阳平衡,使阳气不能正常生发和运行,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2、午睡过长

午睡时间过长,容易导致阳气闭蓄,影响其正常升发。一般建议午睡以半小时左右为宜。

3、晨练过早

对晨练的人来说,尽量避免外出过早,避免在低温寒冷中锻炼。否则,不仅容易伤风感冒,也容易引发关节疼痛、支气管炎等病症。

4、过食生冷、寒凉、肥腻之品

春夏交替之时,气温渐升,人们开始贪食冷饮、寒凉性食物,如冰淇淋、冰镇饮料、生冷的西瓜等。这些寒凉生冷食物会使人体肠胃黏膜突然遇冷收缩,引发肠胃不适甚至腹泻,损伤脾胃阳气。

5、情绪低落或过度愤怒

情绪与肝脏密切相关,肝主疏泄,藏血,是阳气生发的重要脏腑。如果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或者经常发怒、急躁,会使肝气郁结或肝火上炎,影响阳气的正常升发和运行,导致气机紊乱,久而久之伤及阳气。

6、压力过大

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会影响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进而使人体阴阳失衡。因此,要学会调节压力,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

7、过早穿短裙、露脐装

春夏交替时气温还不够稳定,昼夜温差较大,过早穿短裙、露脐装等,容易导致腹部、腿部等部位受凉,寒邪侵袭人体,损伤阳气,尤其是足三阴经和带脉等部位受寒,会影响肝脾肾等脏腑的功能。

8、剧烈运动、大汗淋漓

有些人不知道,运动并不是越多越好、越强越好。人们知道过劳对身体的危害,总以为长期从事辛苦的体力劳动,才是过劳,却不知道过度运动也是过劳。

近些年,国内外对过度运动的研究结果已经证实,长时间过度运动可以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关节肌肉韧带损伤、关节炎、肾组织功能受损、视网膜脱落,以及加速人体衰老等与健康相背离的负性结果。

此外,中医认为,气随汗脱,天热的时候如果出汗过多会导致阳气耗散。

阳气虚怎么办?

01

心阳虚

表现:

畏寒喜暖、四肢不温;

口唇指甲青紫;

心胸憋闷或刺痛;

精神萎靡、神思衰弱;

懒言声低、记忆力差;

面色㿠白或青紫。

食疗:

当归羊肉汤

材料:当归20克,生姜50克,羊肉500克。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焯水去腥;生姜切片,当归洗净。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5小时,可适当调味。

功效:温中补阳,祛寒活血。适用于心阳虚及寒邪凝滞心脉所致的心胸疼痛、畏寒肢冷等症状。

穴位:

内关穴

位置: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按揉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用拇指指腹按在对侧内关穴上,其余四指放在手臂外侧,按而揉之,每次按揉3分钟,两侧交替进行,每日2次。

02

肝阳虚

表现:

焦虑烦躁、情绪无常;

面色㿠白或晦暗;

头晕耳鸣、眼干涩;

肢体倦怠、四肢不温;

腰膝酸软;胁肋隐痛;

喜温怕寒;舌苔白滑。

食疗:

桂圆枸杞茶

材料:桂圆肉5-6颗、枸杞10克、红枣3颗(去核)。

做法:沸水冲泡15分钟,每日1次,连续饮用2-4周。

功效:适合肝阳虚伴随气血不足、手脚冰凉、精神萎靡者;阴虚火旺者慎用。

穴位:

太冲穴

位置:在足背侧,第一跖骨间隙的中点处。

按揉方法:用手指指腹轻轻按揉穴位,每次按揉3-5分钟,力度适中,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日可按揉多次。

03

脾阳虚

表现:

食欲不振、腹胀明显;

口淡不渴、渴喜热饮;

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面色萎黄或苍白;

气短懒言、容易疲劳;

舌见齿痕、舌苔白滑。

食疗:

山药南瓜粥

材料:山药50克,南瓜10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山药和南瓜洗净切块,大米淘洗干净。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米烂成粥,调入冰糖即可。

功效:补脾益气,温中养胃,适用于脾阳虚导致的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症状。

穴位:

足三里穴

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按揉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用拇指指腹按揉足三里穴,每次按揉3-5分钟,力度适中,以感觉酸胀为宜,每日可按揉多次。

04

肺阳虚

表现:

呼吸功能弱、咳嗽无力;

气短喘息、常伴胸闷;

面色㿠白或晦暗;

疲倦乏力、精神萎靡;

畏寒怕冷、四肢冰凉;

呼多吸少、气不得续。

食疗:

黄芪当归炖鸡汤

材料:黄芪30克,当归15克,枸杞子15克,红枣10枚,鸡肉500克,盐适量。

做法:将鸡肉洗净切块,焯水去腥;黄芪、当归、枸杞子、红枣洗净。将所有材料放入炖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煮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气养血,益气健脾,温补肺阳。

穴位:

中府穴

位置:在胸部,横平第一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

按揉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用手指指腹轻轻按揉中府穴,每次按揉3-5分钟,每日可按揉多次。

05

肾阳虚

表现:

腰膝酸软冷痛;

阳痿早泄遗精;

宫寒、月经不调、性欲减退;

夜尿频多甚至遗尿;

面色㿠白或黧黑;

畏寒喜暖、四肢不温。

食疗:

杜仲核桃猪腰汤

材料:杜仲15克,核桃仁30克,猪腰2个,生姜、葱、盐各适量。

做法:猪腰洗净,剖开去除白色筋膜,切成小块;杜仲洗净,生姜切片,葱切段。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煮1小时,最后加盐调味。

功效:温补肾阳,强筋健骨。

穴位:

关元穴

位置:在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寸。

按揉方法:取仰卧位,用手指指腹轻轻按揉关元穴,每次按揉3-5分钟,力度适中,以感觉酸胀为宜,每日可按揉多次。

养阳小妙招

晒太阳

中医认为,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的阳气是相通的,太阳是自然界阳气的主要来源,通过晒太阳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的阳气。

时间:

早上7-9点之间晒太阳,此时阳光中的紫外线相对较低,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下午4-6点之间晒太阳,此时阳光中的红外线较强,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

每次晒太阳15-30分钟,每天2-3次,循序渐进,避免长时间暴晒。

部位:

头部和面部:头部和面部是阳气最集中的地方,晒太阳时可以重点晒头部和面部,有助于提升阳气。

背部:背部是督脉所在,督脉是人体阳经之海,晒背部可以温煦全身阳气,增强体质。

四肢:晒四肢可以促进四肢的血液循环,改善四肢末端的阳气不足。

注意晒背的姿势:

可以采用站立或坐位的姿势进行晒背,保持背部挺直,放松身心,让阳光充分照射到背部。在晒背过程中,可以适当活动颈部和四肢,促进血液循环,但不宜剧烈运动,以免过度消耗阳气。

养阳小动作

踮脚尖

踮脚尖可以刺激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穴,起到激发肾阳的作用。每天踮脚尖3-5次,每次踮100-150下左右。也可以在踮脚的同时双手上下摆动,幅度不用过大,微微摆动即可,这样可以更好地调节身体的平衡和协调性。

揉搓耳垂

耳垂上有很多穴位,经常揉搓耳垂可以刺激这些穴位,达到养阳气的效果。可以用双手分别揉搓两侧的耳垂,每次揉搓1-2分钟,力度适中,以感觉耳朵发热为宜。还可以用手将耳朵前后折叠50-100下,或者用食指和拇指捻揉耳垂,每次捻揉30-50次,每天可进行多次。

站桩

站桩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养生运动,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阴阳平衡,促进阳气的生发。站桩时,身体要保持自然挺直,放松身心,呼吸均匀,一般每次站桩15-30分钟,每天可进行1-2次。站桩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不宜一开始就站太久。

伸懒腰

伸懒腰能伸展身体,拉伸肌肉和韧带,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阳气的生发和畅通。伸懒腰时,要尽量伸展四肢和躯干,可配合深呼吸,感受身体的伸展和放松。■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