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孟庆伟 北京报道
每秒近6000个快递涌入寄递网络;平均每天约有1.8亿人次跨区域出行;在建的成渝中线高铁时速将达400公里,双城通行只需50分钟;天山胜利隧道,让穿越天山从千年天堑变为20分钟坦途……“十四五”以来,这些交通版图上重塑时空的刻度,丈量着我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铿锵步伐。
7月21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发布会。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表示,“十四五”期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实现良好开局,“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加快实现。
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基本贯通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是国民经济循环的动脉,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加快构建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刘伟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加快推进出疆入藏、沿江沿海沿边、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骨干通道建设。“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已基本贯通,连接全国超过80%的县级行政区,服务全国90%左右的经济和人口总量。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明确,“6轴”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4个经济发展极之间的主要通道;“7廊”指京哈走廊、西部陆海走廊等7条走廊;“8通道”则指绥满通道、沿边通道等8条通道。
刘伟举例称,围绕“长三角—成渝”主轴实施的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实现万吨货轮直达武汉。主轴上的3条高铁、2条普铁、2条高速公路、2条普通国道也加快贯通,已形成多通道、立体化、大容量、快速化的经济“主动脉”。
京藏走廊、川藏通道建设持续推进,拉萨至林芝的拉林铁路开通运营,结束了西藏东南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京新高速全线通车,天山胜利隧道贯通了南北疆的千年屏障。
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八纵八横”高铁网已建成投产81.5%,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70%以上,覆盖全国97%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33条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高速公路里程达19.1万公里,覆盖99%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已达标70.4%,港口规模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2.6%的地级行政单元和91.2%的人口;邮政行业设立营业网点超50万处。
由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枢纽城市、枢纽港站“三位一体”构成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持续完善。80%的新建客运枢纽平均换乘距离不超过200米;37个城市开展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重点枢纽货物换装次数缩短至1—2次,多式联运1小时换装率超过85%。
刘伟表示,交通运输部将继续谋划建设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加力贯通综合运输大通道,推动存量交通基础设施更新提质增效。
数据显示,“十四五”前4年,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2万亿元,同比增长23.3%。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过去一年,我国平均每天约1.8亿人次跨区域出行,每天运送1.6亿吨货物,每天揽收4.78亿件快递,彰显着中国繁荣发展的活力。
“十四五”期间,交通运输部持续优化服务供给,推动公众出行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
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安路生表示,“十四五”以来铁路运输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铁路客运骨干作用凸显。目前开通时速350公里高铁20条,总长近7000公里。今年暑运,北京到沈阳、杭州到长沙实现时速350公里达速,北京到上海、上海到广州等主通道均以时速350公里运行。今年“五一”假期单日旅客最高发送量2300万人次,动车组日均发送旅客近1000万人,占铁路旅客八成。
安路生表示,正在建设的成渝中线高铁,开通后时速将达400公里,成渝之间仅需50分钟。
民航方面,“十四五”期间,我国约有3.5亿人次乘坐飞机出行,航空人口达4.7亿,全球最多。中国民航局局长宋志勇表示,去年民航旅客运输量超过7亿人次,今年预计超过7.7亿人次,到年底机场总数将达270个左右。
国家邮政局局长赵冲久表示,目前AI技术在仓储管理和末端配送实现全链路智能化升级。“无人”技术提高了快递效率,最高日揽收量达7.29亿件。2024年邮政业业务收入达1.7万亿元,快递业务量达1750亿件,连续11年世界第一。
物流效率提升带动全社会降本增效,2024年物流成本节约超4000亿元,其中交通运输成本降低约2800亿元。
刘伟表示,交通运输部将锚定建设交通强国目标,全力做好“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一体化、安全化、智慧化、绿色化转型。
(编辑:郝成 审核:吴可仲 校对:张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