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木瓢是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木瓢曾是长白山林区常见的生活用具,与木桶、木盆等共同承载着山林民族的生活智慧。随着时代发展,木瓢逐渐被现代器具取代,但画家李忠元却以巧思唤醒沉睡的木瓢。他拾取木材边角,以丙烯为彩,以雕刀为媒,将京剧脸谱的华彩、萨满图腾的神秘、朝鲜族歌舞的翩跹,悉数绘于瓢面。粗犷的木纹与细腻的笔触交织,实用器皿从此蜕变为“可捧在手心的画廊”。
长白山木瓢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根植于土地的厚重与鲜活。取材自长白山的桦木,自带松涛的呼吸;图案中跃动的梅花鹿、盘旋的苍鹰,皆是萨满信仰的古老符号;而那些头戴象帽的朝鲜族少女、怒目圆睁的关公脸谱,则诉说着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共生。每一笔雕刻,都是对山林生活的深情回望;每一抹色彩,皆沉淀着“木文化”的智慧结晶。
作为长白山木瓢艺术的第三代传承人,李忠元不仅创作出《萨满神像》等被博物馆珍藏的杰作,更躬身传艺,将技艺薪火播撒。他在文化馆执刀示范,于校园中手授孩童,让木瓢艺术从深山走向荧屏与报刊。如今,第四代弟子已接过刻刀,继续在木纹上书写新的传奇。这小小的木瓢,既是长白山民历史的“活化石”,亦是传统工艺涅槃重生的见证——它告诉我们:真正的非遗,从不是凝固的标本,而是永远跳动的文化脉搏。
END
来源:吉林文脉
初审:孙晨
复审:李慧龙
终审:薛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