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杰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活桑树长“耳朵”,这可太“潮”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0 14:56:00    

近日,家住中山区中南路转山二小区的丁女士遇到了一件稀罕事儿,她家楼下的一棵桑树上,竟然长了很多“圆耳朵”生物,“看起来像木耳。”但令丁女士不解的是,这些菌类并非生长在枯枝或树洞,而是直接附着在健康的树皮表面。丁女士希望记者帮忙调查一下,这树上生长的究竟是不是木耳,以及是否能食用。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市民报料 健康桑树上长“木耳”?
丁女士家住中山区转山二小区,最近她在小区里发现了一件稀奇事。前一段时间,丁女士像往常一样在小区树荫下乘凉时,无意间发现居民楼附近一棵桑树的树干上长出了许多奇特的“耳朵状”生物。“那天天气特别闷热,我坐在树下的石凳上乘凉,一抬头就看见树干上黑乎乎的一片。”丁女士回忆道,“走近一看,这些生物圆圆的像小耳朵一样。朝外的一面是黑褐色的,翻过来看另一面则布满了细密的白色绒毛,摸起来软软的,和市场上卖的木耳几乎一模一样。”
记者在8月19日实地探访时看到,这棵桑树位于居民楼过道旁边,树龄超过10年。桑树的树干中部和侧枝上,生长着二三十朵这种“耳朵状”菌类。有的单独一朵紧贴树干,有的三五成群簇拥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菌类已经开始出现萎缩变干的迹象,部分边缘已经卷曲。
“我在这里住了十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树上长这个。”小区居民王大爷告诉记者,“前几天雨后特别明显,现在太阳晒了几天,这些‘小耳朵’都缩水了。”“我经常在菜市场买木耳做饭,这个看起来和卖的木耳太像了。”丁女士说,“但我记得木耳都是长在枯树上的,可我们小区这棵桑树明明还活着,枝繁叶茂的,怎么会突然长出木耳呢?”丁女士的疑问引起了小区居民的广泛讨论。

专家释疑
确为木耳不建议食用
丁女士希望记者能帮忙确认,这树上生长的究竟是不是木耳,以及是否能食用。经辽宁师范大学生物学院姜长阳教授鉴定确认,这些确实为野生木耳。姜教授介绍,在大连地区,行道树和绿化树上生长木耳并非个例,特别是在今年夏季多雨潮湿的天气条件下,这种现象更为常见。“与森林环境相比,城市行道树因其特殊的生长环境,反而更容易长出木耳。”姜教授解释道,“城市道路开阔通风,加之近期持续降雨带来的高湿度,为菌类生长创造了理想条件。”据观察,这些木耳多生长在柳树、榆树等阔叶树种上,其生长周期与天气状况密切相关。
关于木耳的生长特性,姜教授指出:“木耳通常以朽木为培养基,活体树木长出木耳往往预示着树木存在健康问题。可能是树皮损伤、局部坏死或内部腐朽,这些病变部位为菌丝体提供了生长空间。”
能否食用?专家这样说
——
姜教授特别强调:
“城市环境生长的木耳存在多重安全隐患。
首先,它们会富集空气中的重金属和汽车尾气污染物;
其次,园林养护使用的杀虫剂、杀菌剂可能在木耳中残留;
再者,城市树木可能携带其他有害微生物,因此不建议市民采摘食用。”他建议,如需食用木耳,应选择正规市场销售的经过检测的产品。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