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5月23日讯(记者 李立宇 通讯员 吴旻昊、陈雅婷)“短路电流校核通过,嵩屿电厂#5发电机具备并网试运行条件,列入月度启动计划!”5月23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调度员向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汇报安全校核结果,待现场准备完毕,1台66万千瓦的火力发电机组就将并网,为地区供电保障注入强劲动能。
随着分布式电源的不断接入,发用电间的逆调峰特性愈发显著,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正面临严峻考验,而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正用刚柔并济的方法努力破解这道难题。
坚强的电网,是保障可靠供电的基石。近两年投产的福厦特高压工程将“北电南送”输送能力提升了40%,闽粤联网和规划建设的闽赣联网等工程,极大提升了福建与外部电网的互联互济能力;厦门汀溪抽水蓄能电站宛如一个巨型“充电宝”,在用电低谷时储存能量,在用电高峰时释放电能,最大能为电网提供140万千瓦快速调节能力,有效弥补新能源转型带来的“惯量缺口”;220千伏林埭输变电工程、东岗-望嶝线路等项目也在稳步建设中,规划到2027年前,厦门将全量消除网架断面薄弱环节,任何一条线路突发故障都能“无缝切换”,为电网打造了“刚”的骨骼。
厦门供电公司还重视微小单元的可观、可测、可控、可调能力建设,强化源网荷储多级协同控制。在厦门ABB工业中心,屋顶安装的太阳能光伏板连绵成片,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通过对接福建省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园区2500千瓦可调负荷可在一分钟内响应电网指令。这些分散的电源既能被实时聚合调度,又能根据电网需求自动调节出力。
“通过激活分布式‘微细胞’,提升高比例新能源下的电网调节能力,聚沙成塔,让电网更加灵活稳定。”厦门供电公司营销部智能用电管理高级师游元通说。
实现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是切实提升高比例新能源下的电网调节能力的关键一步。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征程中,厦门供电公司积极探索,打造示范工程,强化多级协同控制,推进分布式电源“四可”能力建设。2025年预计实现新增400千瓦以上分布式光伏100%群调群控,存量80%可调可控,并通过调度端汇聚的资源中心、分析决策中心、策略执行中心等“三大中心”,实现对源、荷、储资源批量控制,为电网增添了“柔”的灵活。
*******************************************************
【台海网报料渠道】
邮箱:taihainet@163.com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