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底伊乐
4月15日上午11点,眉山国际铁路港,钢轨在烈日下泛着刺眼的银光。两条蓝色“钢铁巨龙”——川桂铁海联运班列与中老国际联运班列载着“四川造”产品冲破热浪缓缓前行,分别驶向广西北部湾港和老挝万象。
与以往各地单独发车不同,此次两列列车的发车仪式由四川省陆海新通道发展有限公司和眉山国际铁路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这也是四川首次实现省市联动开行的国际班列。
在四川南向通道的布局中,眉山这座既非省会也无大港的城市,何以成为省市联动开行国际班列的首发地?
四川省川桂铁海联运班列开行暨南向班列眉山基地授牌仪式现场。翁光建/摄
服务升级
运输时效提升40%
“今年1月,省上发出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财政补贴政策后,我们快速吃透政策、积极对接,同步摸排企业需求,最终争取到支持,才有了省市联动的国际班列。”眉山国际铁路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励成说,这次联合,既是眉山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与眉山的区位优势不无关系。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眉山有着服务“双城”、联系大西南、辐射东南亚的区位优势。近年来,眉山坚定实施“制造强市”首位战略,大力构建“1+3”(新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食品)现代产业体系。“今年1至3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3%。”眉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茁壮成长的工业,像磁场一样吸引一批批工业企业深耕眉山,为眉山打下了雄厚的工业基础。今年一季度,全市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75个,合同金额514.98亿元,千亿目标进度条已超50%。
省市联动川桂铁海联运班列首发。翁光建/摄
不断扩张的制造业版图带来更加强劲的企业货物流通需求。尤其是落户眉山的外向型企业,急需破解运费高昂、交货周期长、多式联运衔接流程复杂等物流困境。“以前货物走长江航道到上海出口,有很多不确定性,全程运输耗时20天左右,如果通过公路运输从成都出发,成本又很高。”四川省洪雅青衣江元明粉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涛说。
2021年,眉山首次开行国际班列,迈出“解题”第一步。截至目前,眉山国际铁路港已累计开行427列,其中陆海新通道班列288列,占比达67.4%,联通境外重要节点城市34个,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取得不断突破。
此次四川省市联动国际班列在眉山首发,全省首个南向班列基地——“四川南向班列眉山基地”同时正式挂牌,是眉山积极争取到的又一次物流服务升级。
据介绍,这两趟省市联动班列能同时享受省、市(州)共同补贴,物流成本大大降低,运输时效进一步提升。以川桂铁海联运班列为例,72小时直达北部湾港,可将运输时效提升40%。“整体成本可降低30%左右。”李海涛说。
通道兴产
实现“卖全球”与“买全球”的双向奔赴
日前,在四川富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加紧赶制一批汽车空调鼓风机马达订单。“我们80%的产品是销往海外市场,其中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占据重要份额。”公司副总经理王森介绍。
“由于订单的灵活性和随机性,我们通常选择公路运输至上海再出海。”王森表示,公司正在考虑改道南向通道,“更高效、更经济,这对我们开拓东南亚等新兴市场非常有利。”
四川富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赶制订单。李鹊会/摄
“相较于之前从宜宾、泸州及重庆出发,新班列的时间更短、成本更低。”四川西部陆海新通道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林佳香也深有感触,该公司主要负责把本地及周边企业的货物通过南向通道运送至东南亚国家,“接下来,我们计划与玉湖冷链(眉山)交易中心达成更多合作,让眉山柑橘、枇杷、葡萄等特色水果走向世界。”
物流通道的升级,正在眉山引发“化学反应”。这条贯通南北的钢铁动脉,不仅让“眉山造”走向世界,更让“东盟货”走进四川,实现了“卖全球”与“买全球”的双向奔赴。
“当下,我们与东盟国家的商贸往来会越来越密切。”何励成表示,公司计划把锂辉石、橡胶和水果拉到眉山,不仅满足本地企业的原料需求,更让本地市民享受到更实惠的进口商品。目前冷链班列开通工作已在推进,未来东南亚的榴莲、芒果等特色水果可以新鲜地直达眉山。
过去是“借船出海”,现在要“通道兴产”。眉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岳表示,眉山将以“四川南向班列眉山基地”的建立为新起点,以“铁海联运+跨境班列”为双引擎,推动“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升级,为“眉山造”“四川造”走向东南亚、联通全球开辟一条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当又一列满载“眉山造”的国际班列鸣笛启程,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中,一个加速奔跑的眉山正开启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