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杰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关税战由美国发起,解铃还须系铃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10:08:00    

丁戈隆东

关税战没有赢家,中美能否达成协议?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率先表态,他在美东时间4月17日说:“我认为我们会与中国达成协议,我们会和所有人达成协议的。如果我们达不成协议,那我们就定个目标,然后就这么定了,这样也挺好。大概在接下来的三到四周内,事情应该能全部搞定。”

这场由美国发起的关税战,逆世界潮流而动,严重冲击多边贸易体制。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加征的“对等关税”税率为34%,随后还针对中方正当反制措施几次提高税率,目前提高至145%(部分商品面临最高达245%的关税),还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提出征收港口费等301调查限制措施。美国此举既违背市场经济规律,更与多边主义背道而驰,使原有成熟的全球供应链产业链被人为切断,以市场为导向的自由贸易规则被打破,势必对中美经贸关系产生严重影响。

关税战损人害己,中国从一开始就反复强调,“中方不愿打,但也绝不怕打”。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经贸交往规模庞大、内涵丰富、覆盖面广、涉及主体多元,存在分歧是正常的。而解决问题和弥合分歧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平等对话,寻求互利合作的路径。中国的立场一直很明确,对与美方进行经贸领域磋商持开放态度,而且中国商务部与美方对口部门一直保持着工作层沟通。正如国新办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所提到的,“任何国家都不会为了迎合或满足其他国家不合理的要求而放弃自身合理的发展利益,但这并不妨碍双方通过平等对话寻找可能的解决路径”。

关键是怎么谈?

平等对话应是基本态度。关税战由美国发起,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极限施压那一套,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对话。日前,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引述特朗普的话称“球在中国那边”“中国需要与美国达成协议,而美国不需要与中国达成协议”。这完全是在贼喊捉贼,不仅模糊了事件起因,也混淆了因果关系,骨子里仍是在搞胁迫讹诈、霸道霸凌那一套。

互利合作应是共同目标。国际贸易关系中,国与国通过基于比较优势的商品交换,实现自身价值,满足彼此需要,实现共同发展。中美经贸合作为双方带来的经济利益巨大,两国企业和消费者通过双向贸易和投资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作为发展阶段、经济制度不同的两个大国,中美双方在经贸合作中也不可避免会出现分歧和摩擦,关键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实现互利共赢。中美两国都有各自的发展愿景与目标,也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广阔合作空间,互利合作有利于实现中美各自的发展目标,获得更大的发展利益。

美国滥施关税无助于解决其国内经济问题,必将遭到反噬、自食恶果。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90%以上的关税成本将转嫁至美国进口商、下游企业和最终消费者。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显示,“对等关税”实施后,在其他国家采取反制措施的情况下,美国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涨幅将扩大至2.1%,美国低、中、高收入家庭平均将损失1300美元、2100美元、5400美元,成为关税的最终“买单”者。就在当地时间4月16日,美国人口和经济规模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宣布起诉特朗普政府,原因正是特朗普的“非法关税”正在给加州的家庭、企业和经济带来混乱,推高了物价,威胁到就业,扰乱了供应链,增加了加州和加州居民的成本,给加州经济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面对国内外压力,特朗普政府有点急了,他一边表示将在接下来三到四周内达成协议,一边又设立工作组紧急处理对中国加征关税危机。中美能否在三到四周内达成协议,关键还要看美方。如果只想牺牲中国利益来保证美国利益,无异于白日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