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杰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押注越野小众赛道 极石汽车“红海”市场难突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04:26:00    

本报记者 杨让晨 石英婧 上海报道

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瞄准“小蓝海”越野赛道的极石汽车,或将面临难题。

据极石汽车发布的最新销量数据,今年4月交付量达到1128辆,累计交付量突破1万辆,但这距离极石汽车旗下唯一一款车型极石01上市已经过去22个月。

据广发证券研究所相关数据,2024年我国泛越野SUV市场(含非承载车身SUV)销量为76.4万辆,同比增长87.3%。但相较于泛越野赛道的整体行情,2024年极石汽车的累计零售量仅为5682辆,月均销量不足500辆。

不过,极石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作为品牌的首款产品,极石01的销量符合公司预期,并且已经进入逐步上升通道。“2025年公司单月销量持续增长,随着极石01交付进程的全面提速,极石汽车在全地形豪华SUV细分市场崭露头角。”

不过,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在当前新能源车市场内卷加剧、竞争白热化的环境下,长期来看,如果不能及时捕捉需求趋势并拓展市场边界,极石汽车可能会面临增长瓶颈,导致策略不可持续。

押注小众赛道遭疑

相关资料显示,极石汽车成立于2021年,并且在2023年推出首款车型极石01。该款车型定位中大型智能豪华SUV,主攻“越野”和“户外”赛道。

西部证券相关研报分析认为,受益于消费者用车需求走向多元化,自驾游需求提升以及70后、80后增换购需求成为车市主力等,硬派越野车有望成为用户购车的进阶方向,到2030年,中国硬派越野品牌的国内销量将达到166万辆。

但在2024年,极石汽车的累计零售销量占整个泛越野SUV市场的比重不足1%,并且上市22个月以来仅有一款产品。

在外界看来,极石汽车在国内市场的销量未有起色有多重因素。

一位接近极石汽车的人士告诉记者,相较于竞品而言,极石汽车的产品定价较高。记者注意到,极石01的5个版本中的最低售价为29.99万元,而同样是大中型越野SUV的坦克400售价仅为28.58万元。

另一方面,极石汽车的赛道过于小众,尤其是在国内市场。“在当前国内汽车市场内卷严重的情况下,极石01相较于其他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较少。”该人士进一步表示,对于绝大多数国人而言,开着越野车去戈壁荒漠驰骋的时间不多,选择一辆更加大众化的SUV更合适。

江瀚也对记者表示,聚焦小众赛道可能会为极石汽车带来一定的风险。“在市场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小众市场的消费群体数量较少,难以支撑企业大规模扩张和长期发展。”江瀚进一步表示,由于聚焦小众市场,极石汽车的品牌曝光度相对较低,在大众市场知名度不足,不利于品牌长远发展。

对此,极石汽车相关负责人回应记者称,公司坚持扎根于丰富的户外场景,聚焦在不同的用户圈层持续探索,打造钓鱼大师、猎鹰版等多款特别版车型,以及路亚魔盒等配件,以响应不同用户群体的真实需求。

创始人昌敬清空社媒引关注

实际上,除了公司聚焦的小众赛道饱受质疑外,极石汽车已陷入舆论旋涡多次。

“五一”假期前一天,极石汽车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名为《关于不实谣言的严正声明》的推文。在该声明中,极石汽车方面表示,公司创始人“跑路”消息纯属捏造。“创始人昌敬一直坚守公司工作岗位,正常履行极石汽车创始人和董事长的职务,积极引领团队推进公司的各项业务发展。”

据了解,在此之前,极石汽车创始人昌敬清空了经营许久的社交媒体账号内容,并且套现了自己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石头科技价值9亿元的股份。这引来外界舆论关注。

记者注意到,昌敬拥有包括抖音、微博、视频号等在内的多个社交媒体账号,其中在抖音平台拥有41.1万名粉丝,获赞168.2万个。这些社交平台是昌敬展示极石汽车的主要窗口,此前遭到外界质疑的“车载马桶”功能即是从抖音平台发出的。

对此,极石汽车方面在声明中回应称,此次创始人清空社交媒体账号内容,仅为个人对其社交平台账号的正常管理操作。

另一方面,极石汽车的团队采取轻量化运行的模式,仅有1200人,同时核心技术大多依赖外部供应商也饱受争议。

相关资料显示,为极石汽车代工的是魏桥创业集团旗下位于青岛的北京汽车制造厂。此前极石汽车还与魏桥创业集团联合创立了“魏桥—极石汽车轻量化联合实验室”。

“联合实验室将聚焦材料创新、工艺升级、结构设计三大领域,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技术体系,为极石汽车下一代产品注入全新活力。”极石汽车方面告诉记者,与魏桥创业集团的合作不仅能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还可通过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协同优化,降低材料成本和生产能耗,为极石汽车轻量化材料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团队的轻量化运行能够将资源集中投入在研发和品牌建设等关键领域,特别是产品研发,同时通过与优质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合作,整合外部资源,实现了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极石汽车方面进一步表示。

不过,江瀚告诉记者,在长期技术积累上,这种模式存在明显隐患。核心技术依赖外部供应商,极石汽车自身缺乏核心技术研发能力,难以形成技术壁垒。“在新能源车行业,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缺乏自主技术积累将使极石汽车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一旦外部供应商出现问题,如供应中断、技术封锁等,极石汽车将面临技术断供风险,严重影响企业发展。”

“小蓝海”战略存忧

相关资料显示,国内的新能源车行业仍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2024年国内新能源渗透率达47.6%,预计今年将超过50%。

“极石汽车在红海之中找到小蓝海,聚焦户外生活赛道,为不同兴趣圈层的用户带来全地形豪华新能源车。”极石汽车方面表示,2025年—2027年,公司将以每年一款新车的节奏,加速产品迭代,迅速覆盖多样化的户外出行场景,持续完善产品矩阵,为用户打造全方位的户外出行解决方案。

不过,国金证券相关研报分析认为,目前新能源车市场已经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产品也愈加趋同。“尤其近期对大六座家用SUV的模仿风潮更是如此,绝大多数细分市场都已经被车企探索过,因而目前寻找蓝海市场的策略正在变得愈加困难。”

国金证券方面进一步分析表示,一旦挖掘到蓝海市场,其优势也可能是短期的,先入场车企可以通过挖掘蓝海市场获取在产品认知上的先发优势,但由于市场转向存量,市场的竞争预计更激烈,导致后续的竞争对手模仿速度或将更快,除非有较强的产品差异化、技术壁垒或品牌护城河,否则很难在市场中长期维持强势。挖掘蓝海市场的策略,在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的情况下,打造爆款的可能性将逐渐减弱。

在此背景下,海外市场成为极石汽车寻求销量增长的一个方向。极石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极石01在中东的阿联酋市场销量仅次于卫士、揽胜、揽胜运动等车型,市场占有率达到6%。

“公司将持续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继续扎根中东及中亚市场,2025年目标市占率突破5%;同时重点开拓美洲与非洲市场,布局全球化征程的新兴增长极。”极石汽车方面表示,全球化不仅仅是跨地域的销售,更是深度挖掘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的用户需求。基于这样的前提,公司会深入了解全球市场用户对户外生活方式的独特需求,为当地的用户提供创新的全地形豪华体验。

不过,在江瀚看来,极石汽车若不能有效解决自身在资金、技术、品牌等方面的问题,同样可能面临淘汰风险。“若海外市场拓展不顺利,无法实现预期销量和利润,企业资金链可能受到冲击;在技术研发上持续依赖外部供应商,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将难以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