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220千伏井山变电站在泉州北峰西华洋片区正式启用送电。这座历时两年多建成的变电站,不仅将泉州中心市区供电能力提升至480兆伏安,还通过高压线路缆化入地释放了700余亩城市土地。同时,它还是泉州市首个“零碳景观变电站”、首座220千伏全电缆进出线变电站,也是福建省目前单体投资量最大的电网迁改项目。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十四五”期间,响应泉州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部署,国网泉州供电公司深入推进新时代电力“双满意”工程,坚持以“电网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扎实开展“电力设施补短板”三年行动,走出一条具有泉州特色的电网发展之路,当好21世纪“海丝名城”建设的电力“先行官”。
政企协同 全力推进电力设施建设
高质量的电力供应,是泉州城市发展和运行的重要“生命线”。2022年,泉州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推进泉州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启动“电力设施补短板”三年专项行动,实施“抓征迁交净地”“一站式”联合审批等15项具体举措,建立城建办和市重点办双协调机制,全力推进电力设施建设。
“公司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机构,并设立30个工作联络组,与市委、市政府建立起常态化沟通机制。得益于政企协同形成的强大合力,一个个电网建设难题迎刃而解,电网投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发展部相关负责人如是说。2024年,国网泉州供电公司与城建办联合开展电力用地报批专项竞赛,高效完成30个变电站“交净地”、1085处塔基征迁,交净地及塔基征迁数均创历史新高;与市发改委等7部门联合发布全省首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高质量发展意见,引导分布式光伏有序开发;与市应急局、工信局高效联动,完成地区1850处“三线搭挂”隐患整治;与林业局建立“林电共安”合作机制,全地区签订3949亩电力线路走廊树种置换协议;开展“电力课堂进党校”,进一步耕植县乡级干部“电网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理念,助推电网快速发展。
今年,“电力设施补短板”深度融入泉州市“项目提效年”。全年28个变电站“交净地”、925处塔基征迁等任务被精准纳入政府专项工作与考核评价范畴,为电网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屡创新高 基建投资增幅全省第一
2024年12月26日,打造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泉州速度”的220千伏城区变电站顺利建成投用,解决了泉州中心城区近13年无新建220千伏变电站的历史难题,实现中心市区220千伏电网容载比同比提升20.7%,更好满足各类企业增资扩产的用电需求。
像这样把钱投在“刀刃上”,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充分发挥电网投资的带动作用,这几年投资规模屡创新高。“十四五”期间,泉州市电网基建累计投资超160亿元,带动全社会投资超300亿元,形成强大的产业拉动效应,较“十三五”期间投资总额大幅增长85%。特别是“电力设施补短板”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年均电网基建投资约40亿元,较“十三五”期间年均水平“翻番”,增长幅度位列全省第一。
此外,在主干网建设方面,“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投产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90座,新增变电容量938万千伏安,保供能力大幅提升。配网建设方面,古城街巷景观综合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分批对老旧街巷进行电力配套改造,今年将完成中山南路片区46条街巷配电线路改造提升。
同时,今年国网泉州供电公司精心规划投运地区第7座500千伏变电站等27项重点工程,将进一步优化泉州电网结构,提升电网供电能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电力设施补短板”三年行动收官之年,泉州全社会最大用电负荷预计达1206万千瓦、比增6.3%,用电量将达707.55亿千瓦时、比增4.9%,用电需求的持续增长对供电保障提出更高要求。“全年电力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超50亿元,增长14.6%。”国网泉州供电公司以实际行动作答“收官战”,精细谋划“十五五”电网规划,加快建设与万亿GDP城市相匹配的高品质智能电网,书写电网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崭新篇章。(通讯员 黄家鑫 黄东明)
来源:闽南网